当前位置: 首页 > 焦点 > > 内容页

今年8月8日立秋,和往年有哪三大不一样?“躲秋”又具体指什么?

时间:2023-08-04 06:54:46 来源:读书文史 分享至:

文 | 读书君

立秋到,预示着秋天的来临。立秋,是一年四季中一个重要的分水岭,是夏秋之交替,也象征着四季已经过半。

每年阳历八月七日前后,太阳到达黄经一35度,为立秋。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,也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。


【资料图】

在中国古代,立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,因为它代表着丰收和团圆。立秋是农作物收获的关键时刻,人们会举行祭祀活动,祈求丰收和平安。此外,立秋还是一个家庭团聚的时刻,人们会回到家里团聚,共度佳节等。

立秋有哪些民俗活动?

在立秋这一天,人们会举行各种民俗活动,以庆祝秋天的到来。这些活动大多数都与丰收、团圆、感恩有关,是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。

一、贴秋膘

贴秋膘是指立秋这一天,人们会吃肉贴秋膘,以迎接秋天的到来。在古代,由于夏季气温高,食物容易变质,人们往往会节食,因此在立秋这一天,会吃一些肉类食品,以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。

在现代,虽然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,但是贴秋膘的习俗仍然存在。人们会选择在立秋这一天吃一些自己喜欢的食物,以迎接秋天的到来。

二、烧香祭祀

在立秋这一天,人们还会烧香祭祀,以祈求神灵保佑丰收、平安。这个习俗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,是人们对神灵的信仰和崇拜。

在现代,虽然人们的信仰有所改变,但是祭祀的习俗仍然存在。人们在立秋这一天,会到寺庙或神坛前祭祀,祈求丰收、平安。

三、赏红叶

立秋之后,树叶逐渐变红,人们会到公园、山间等地欣赏红叶。这个习俗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,是人们对自然美的追求和欣赏。在现代,赏红叶的习俗仍然存在。人们在立秋这一天,会到公园、山间等地欣赏红叶,感受秋天的美丽和神秘。

四、吃西瓜

在立秋这一天,人们还会吃西瓜,以迎接秋天的到来。在现代,吃西瓜的习俗仍然存在。人们在立秋这一天,会买一些西瓜来吃,感受秋季水果的甜美和清爽。

五、送秋牛

送秋牛是指立秋这一天,人们会送秋牛图或纸牛给亲友,以祝福他们身体健康、平安如意。这个习俗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,是人们对亲友的关心和祝福。在现代,送秋牛的习俗仍然存在。人们在立秋这一天,会买一些秋牛图或纸牛,送给亲朋好友,表达对他们的祝福和关心。

总的来看,立秋节气在古代是备受重视的,随着社会的发展,立秋这个传统节日也在不断变化。如今立秋还成为了一些人的“躲秋”日。

什么是“躲秋”呢?

大家可能都听过“躲春”,“躲端午”,读书君在前面的文章中也提到过。和此类似,“躲秋”的出发点和目的也是为了避免凶险,祈求平安。

在一些地方的风俗传说中,话说立秋这一天,山里会出现一只“秋老虎”,而要是碰到“秋老虎”是不吉利的,会带来生命威胁。为此,每到这一天,人们就会特意待在家里不出门,意为“躲秋”。每年到了立秋这一天,人们会待在家里,修身养性,祈求在秋天能够身体健康、平安顺遂。

当然,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看,所谓的“躲秋”,更多的可以理解为对高温天气的躲避。

因为虽然立秋到了,但是按照往年的天气变化状况,立秋节气前后的一段时间里,天气还是比较炎热的。一般过了处暑后,高温天气才逐渐有所减缓。

此外,立秋本身还可能处在三伏天内,就如今年末伏时间在8月10日,天气还是比较热。

加上秋后还可能有“秋老虎”的发生,所以“躲秋”也可以理解为对高温天气的躲避。

今年立秋,和往年有哪三大不一样?

一、今年为“早立秋”

“早立秋”主要是和“晚立秋”相对而论,俗语说“早立秋,冷飕飕;晚立秋,热死牛”,即早立秋天气没那么热,而晚立秋则热死人,一个“热死牛”,就可以看出有多酷热了。这句谚语就格外强调和突出了早晚立秋所带来的不同的影响。

那么,如何区分是“早立秋”还是“晚立秋”呢?这主要通过立秋的农历时间来判断。具体来说:

在公历上,立秋的时间是相对比较固定的,为每年的8月7日或8日。而立秋在农历上的时间表现则可能相差比较大,所以主要从农历的时间来定早晚立秋。

按民间的说法,在农历6月进入立秋的,称为早立秋;在农历7月进入立秋的,则称为晚立秋。

另外,还有一种说法是根据早晚时间来定的。早上立秋的为早立秋,晚上立秋的则为晚立秋。

今年立秋时间在农历的六月二十二,具体时间为凌晨两点左右。所以,不管是前一种说法还是后一种说法,今年都是早立秋。

“早立秋,冷飕飕”,有没有道理呢?

如果早晚立秋是根据农历的日期来判断,那么可以推断:

假如在农历的六月就立秋了,那么到了农历的七月,此时对应的公历就已经是9月份了,这时北方已经进入秋天,天气渐渐转凉,人们已经能够明显感觉到凉意了。

如果到了农历的7月才立秋,立秋后三伏还未出,当然就“热死牛”了。所以,“早立秋,冷飕飕;晚立秋,热死牛”这句老祖宗总结的谚语并非没有任何道理。

二、今年为“秋包伏”

老话说“秋包伏热死牛,伏包秋冷飕飕”,意思是如果立秋是秋包伏的话,那么这一年的秋季比较热,如果是伏包秋的话,则比较凉快。

那么,什么是“秋包伏”,什么是“伏包秋”呢?两者有什么区别呢?

【概念不同】

1.“秋包伏”:指末伏在立秋之后,即立秋后才进入“末伏”。听起来这三个字不太好理解和记忆,但是通过字面意思,我们其实可以将其分解成为容易理解的点:“秋包伏”即秋天(立秋)里面还包含着伏天,即末伏在立秋之后。

2.“伏包秋”:指立秋和末伏刚好是在同一天,即立秋日进入末伏。

【两者的天数不同】

1.“秋包伏”:秋包伏嘛,就是立秋里还包含伏天,按照入秋后才进入末伏的说法,那么也就是说“秋包伏”的伏天天数还可能有十几天。

2.“伏包秋”:指立秋和末伏同在一天,而大家都知道,末伏天数为固定的10天,那么伏包秋在立秋后的伏天最多只有10天。

【气温不同】

1.“秋包伏”:由于“秋包伏”是指末伏在立秋之后,也就是说其伏天在,且长,所以天气还是热的,且其热的时间也相对被拉长,所以民间有“秋包伏,热得哭”的说法,这也叫做“交秋热”。

2.“伏包秋”:“伏包秋”的伏天天数相对比较少一点,其热的时间也相应减短,所以民间有“伏包秋,凉悠悠”的说法。

今年末伏时间在公历的8月10日,即在立秋之后,也就是说今年的秋天是“秋包伏”,其伏天相对会比较热。

三、今年是“公秋”

立秋还有“公秋”和“母秋”之分。怎么区别呢?民间有两种说法:

第一种说法很好理解,我们常见的“单双日说”,也就是单日视为公秋,双日则视为母秋。第二种说法:“昼夜说”,也就是早上立秋的视为公秋,晚上立秋的则视为母秋。

今年的立秋交节时间为农历六月二十二日,其具体时间为早上2点14分,所以不管怎么看,都是“公秋”。

民间有“公秋凉爽,母秋热”的说法,也就是说公秋相对比较凉爽,而母秋则比较热。

综合以上几点来看,按照老祖宗的说法,今年的秋天应该比较凉快一些。当然,具体天气状况到底是不是这样呢,还是得视实际情况而定。

读书君说

总言之,立秋是中国传统节气中的一个,有着丰富的人文历史和文化内涵。在立秋这一天,人们会举行各种民俗活动,以庆祝秋天的到来。这些活动大多数都与丰收、团圆、感恩有关,是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。在现代,虽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信仰有所改变,但是这些民俗活动仍然存在,并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。

关于立秋节气,你的家乡又有哪些民俗活动呢?欢迎留言分享,一起探讨~

图片源自网络,若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
喜欢就点个赞、转发分享吧~更多优质内容,请持续关注@读书文史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标签: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上海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京ICP备2022022245号-14   联系邮箱:435 226 40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