创新药破局立新:出海、差异化与可及性提升
政策和资本双重推动下,我国创新药产业近年在高速发展。但在遭遇同质化创新严重等问题后,越来越多创新药企业选择出海、差异化路线。此外,随着新药好药的增加,如何尽快走到患者身边,提升可及性也比以往任何时候来得迫切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近年来,政策指引及医保降价的多重压力下,不少“伪创新药”的生存空间被持续挤压, 生物制药创新公司在布局过程中,都在寻找自己的生存之道。
不少企业更多在平台技术或靶点上寻求差异化优势,来争夺诸如肺癌、乳腺癌等大病种的治疗市场;也有企业聚焦国内市场空白以及区域市场空白,让更多病患受益;还有一些企业在小众适应症领域寻求突破,布局孤儿药;也有企业关注少有人关注的领域。
此外,国产自主研发的创新药加速上市,更有新药已经走出国门,出海横扫欧美市场,成为十亿元爆款单品。“创新药一哥”百济神州的BTK抑制剂泽布替尼(商品名:百悦泽)就是其中佼佼者。该款产品目前可以看作同类产品中的“best in class”,已在全球超过65个市场获批上市。2022年泽布替尼全球销售收入为5.65亿美元,同比增长159.0%,2023年Q1,泽布替尼全球销售额达到14.47亿元,上年同期为6.63亿元,同比增长超过一倍,是国内首个“十亿美元分子”创新药。
但泽布替尼海外路也走得并非一帆风顺,不久前刚陷入一场专利诉讼。在国内创新药企从本土化走向全球化的过程中,考验的不仅仅是各家研发和商业化落地的能力,专利保护能力也相当重要。
目前,国产创新药陆续进入收获期,未来几年将看到更多重磅创新产品在国内陆续获批上市。
对药企而言,获批上市并非一个新药研发项目成功的终点。不管是药企还是临床医生,参与临床研究,把产品推向市场,最终的目的还是要惠及患者。如果说产品安全有效,但是患者不可及,那便失去了研发的价值。
“买药难”问题有两个层面:一个是没有药可买,一个是有药买不到。如果说推动创新研发可以解决药物有无的问题,那么推动优质药物下沉,提升可及性就是解决有药买不到的问题。
目前处方药网售政策闸门已经打开,落地正在加速。与此同时,为了方便群众网上购药,国家还将“互联网+”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报销范围。目前,阿里健康、美团、京东健康等网上售药平台,甚至部分连锁药店自营商城也开始接入医保支付。
国家医保局也正大力推进医保药品目录动态调整机制,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周期从原来的最长8年大幅缩短至每年1次,一些新药上市当年就被纳入医保目录。为满足患者需求、破解“进院难”,国家将定点零售药店纳入医保谈判药品供应保障范围,与定点医疗机构一起,形成谈判药品报销的“双通道”,努力提升创新药品可及性。
创新药企业们,再次走到了又一个十字路口。企业要做到全面的市场准入及商业布局,需要准备涉及多维度的战略策略、价值沟通证据及创新合作方法以支持商业成功。
标签:
Copyright © 2015-2022 上海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2022245号-14 联系邮箱:435 226 40@qq.com